【单选题】【消耗次数:1】
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于( )。
安庆
芜湖
合肥
蚌埠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于( )。
①  安庆
②  芜湖
③  合肥
④  蚌埠
【单选题】 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 )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①  江东省
②  江南省
③  江西省
④  江北省
【单选题】 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 )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①  江东省
②  江南省
③  江西省
④  江北省
【单选题】 1952年4月,撤销皖南、皖北2个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驻( )。
①  安庆
②  芜湖
③  合肥
④  蚌埠
【单选题】 1952年4月,撤销皖南、皖北2个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驻( )。
①  安庆
②  芜湖
③  合肥
④  蚌埠
【单选题】 ( )年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①  1949
②  1950
③  1951
④  1952
【单选题】 ( )年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①  1949
②  1950
③  1951
④  1952
【判断题】 七月诗派因田间主编《七月》而得名。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七月流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①  1914年
②  1915年
③  1916年
④  1917年
【判断题】 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把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把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 )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新生儿是指从脐带结扎至不满()
①  28天
②  25天
③  24天
④  23天
⑤  22天
【单选题】 新生儿出生后不会有的反应()
①  觅食
②  吸吮
③  恶心
④  伸舌
⑤  微笑
【单选题】 新生儿黄疸指()天内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
①  出生后25天
②  出生后26天出生后27天
③  出生后27天
④  出生后28天
⑤  出生后29天
【单选题】 为什么提倡母乳喂养()
①  减少黄疸
②  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
③  减少肝肠循环
④  减慢肠蠕动
⑤  以上都是
【单选题】 新生儿保温箱预热等方式进行预热,并控制温度在()
①  20°C-40°C
②  25°C-40°C
③  28°C-40°C
④  30°C-40°C
⑤  33-40°C
【单选题】 关于早产儿的体格生长监测与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  矫正胎龄40周及以下的早产儿,使用胎儿宫内生长曲线图进行监测与评价
②  矫正胎龄40周以上的早产儿,使用儿童生长曲线图进行监测与评价
③  根据早产儿体重、身长(高)和头围生长速度与趋势,结合早产儿的出生体重、胎龄及喂养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④  如果连续监测4次无明显改善或原因不清,及时转诊,并追踪早产儿诊治情况与转归
⑤  如果连续监测2次无明显改善或原因不清,及时转诊,并追踪早产儿诊治情况与转归
【单选题】 以下人群需强化母乳喂养的是
①  出生体重<1800g的早产儿
②  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早产儿
③  尚未完成追赶生长的小于胎龄早产儿
④  因疾病状况限制液体入量的早产儿
⑤  以上全是
【单选题】 关于早产儿营养素的补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①  出生即补充维生素D800-1000U/d,3月龄后改为400U/d
②  生后早期补充维生素A1332-3330U/(kg.d),出院后按下限补充
③  钙70-120mg/kg.d;磷35-75mg/kg.d
④  生后6-8周开始补充元素铁2mg/kg.d,直至矫正年龄1岁
⑤  生后2-4周开始补充元素铁2mg/kg.d,直至矫正年龄1岁
【单选题】 早产儿定义正确的是
①  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
②  胎龄小于34周出生的新生儿
③  胎龄小于28周出生的新生儿
④  出生体重<2500克的新生儿
⑤  出生体重<2000克的新生儿
【单选题】 早产儿的发育支持性护理包括
①  提供适宜睡眠环境
②  减少光线刺激
③  减少噪音干扰
④  保持舒适体位,减少疼痛刺激
⑤  以上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