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20世纪80年代( )的产生,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又一次革命。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马克思主义
建构主义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判断题】 3、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①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②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  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④  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①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②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  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④  全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相当发展之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①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  中国精神
④  民族特色
【单选题】 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①  马克思主义是理论
②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③  马克思主义学术价值高
④  马克思主义是伟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单选题】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 )产生。
①  法国
②  美国
③  德国
【单选题】 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崇高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①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②  马克思主义是理论
③  马克思主义学术价值高
④  马克思主义是伟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随机题目
【多选题】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0%,超过抗战前最高产量的9%,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  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  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④  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不包括( )。
①  国营经济
②  民族资产阶级参加政权
③  思想文化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④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中国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
①  消灭资本主义
②  恢复国家经济
③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  建立国营经济
【多选题】 中共八大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 )。
①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②  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③  以重工业发展为主体,以轻工业、农业发展为补充
④  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单选题】 1956年毛泽东提出处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要坚持的方针是( )。
①  “合作发展,共同进步”
②  “联合执政,充分民主”
③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单选题】 毛泽东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 )。
①  《矛盾论》
②  《论十大关系》
③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④  《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 在1956—1978年这一时期,最大的建设成就是( )。
①  初步建立了体系完整的基础设施
②  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③  初步建立了国防工业体系
④  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多选题】 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要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场反对( )的运动 。
①  官僚主义
②  宗派主义
③  党八股
④  主观主义
【判断题】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领导人正确分析了形势后作出的决定,扼杀了美国侵略亚洲的意图。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