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某单位有10个员工,年终考评每人的赋分为76分,则10个人总分为760分,如果规定优秀的基准分为90,称职的基准分是70分,则优秀的人数不能超过3人,因为(3错误90)+(10-3)错误70=760。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各单位滥评优等员工的现象。这种考评方法属于比例控制考评法中的( )。
高额限制法
总体常态分配法
整体绩效优劣控制法
综合考评法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某单位有10个员工,年终考评每人的赋分为76分,则10个人总分为760分,如果规定优秀的基准分为90,称职的基准分是70分,则优秀的人数不能超过3人,因为(3错误90)+(10-3)错误70=760。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各单位滥评优等员工的现象。这种考评方法属于比例控制考评法中的( )。
①  高额限制法
②  总体常态分配法
③  整体绩效优劣控制法
④  综合考评法
【单选题】 按照考评范围与内容来分,可分为( )
①  单项考评
②  自我考评
③  诊断性考评
④  综合考评
【单选题】 按照考评范围与内容来分,可分为( )  
①  单项考评
②  自我考评
③  诊断性考评
④  综合考评
【单选题】 员工考评分为“优秀”、“称职”、“达标”、“失职”四个类别;但对员工而言很难说清完全属于哪个类别,有些方面属于优秀,有些方面可能“失职”。这种情况下,适合于考核信息量化的技术为
①  一次量化
②  二次量化
③  类别量化
④  模糊量化
【单选题】 ( )是将绩效分数按照大小顺序法进行排列,根据员工考评得到的分值所处的位置,说明员工在考评中的顺序。
①  能级分析法
②  顺序法
③  对比分析法
④  排列法
【单选题】 假设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整体呈正态分布的绩效考评方法为( )。
①  关键事件法
②  行为观察法
③  强制分布法
④  目标管理法
【判断题】 10、社会效果是一切优秀媒介作品的首要考评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员工考评只能由员工的主管对其进行考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员工考评设计中根据考评对象的分析结果拟定一些考评要素是( )
①  对象分析法
②  结构模块法
③  榜样分析法
④  调查咨询法
【单选题】 员工考评设计中根据考评对象的分析结果拟定一些考评要素是( )
①  对象分析法
②  结构模块法
③  榜样分析法
④  调查咨询法
随机题目
【判断题】 新型的产业和业态可以完全消化吸收传统行业释放的劳动力,传统行业的劳动者都可以顺利就业,不存在失业。
① 
② 
【判断题】 要坚持共同富裕,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使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就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多措并举拓展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渠道,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① 
② 
【判断题】 高收入群体一般是对现状比较满意、对未来有稳定预期的人群,是社会既有秩序的维护者、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者,是保持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① 
② 
【判断题】 一个国家中产阶层或中等收入者的数量、特征和社会态度,是衡量社会结构和发展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
① 
② 
【判断题】 根据本讲,绝对标准是从收入分布结构的角度来定义中等收入者,一个国家收入分布结构的变化、收入差距的大小,会影响到中等收入者比重。
① 
② 
【判断题】 根据本讲数据分析,我国中等收入者中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中等收入者中的商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相关人员。
① 
② 
【判断题】 若按收入来源分,我国60%的中等收入者以经营性收入为主。
① 
② 
【判断题】 根据本讲,中等收入者中的农村居民、农民工比城市居民更加集中于东部地区。
① 
② 
【判断题】 仅仅依靠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等公有部门的发展就可以达到扩大中等收入者的目标。
① 
② 
【判断题】 《建议》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作为完整的一节进行部署,并摆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之首,在历次党的全会文献中是第一次,是对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重要部署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顺应了时代要求、反映了人民心声,展现了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执政理念。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