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合理的饮食安排要求碳水化合物所供热能占总热能的比例是( )。
10%~14%
20%~25%
40%~60%
60%~7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合理的糖尿病饮食,碳水化合物应战总热量的百分比为()
①  25%~30%
②  35%~40%
③  45%~50%
④  55%~60%
⑤  65%~70%
【单选题】 糖尿病饮食计划中,碳水化合物所占的热量应占每天摄入总热量是
①  25%-30%
②  55%-60%
③  75%-80%
④  35%-40%
【单选题】 神经系统所需的热能,完全要由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产物( )来提供。
①  糖蛋白
②  糖脂
③  葡萄糖
④  核糖
【多选题】 碳水化合物包括
①  单糖
②  双糖
③  寡糖
④  多糖
【单选题】 妊娠期推荐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 )。
①  40-45%
②  45-50%
③  50-55%
④  55-60%
⑤  50-60%
【单选题】 27、神经系统所需的热能,完全要由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产物( )来提供。
①  糖蛋白
②  糖脂
③  葡萄糖
④  核糖
【判断题】 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人体能量总量的40%~50%适宜。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是
①  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②  提供必需脂肪酸
③  为机体提供热能
④  为机体提供膳食纤维
【判断题】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供热比为:4:9:4。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碳水化合物的生热系数是
①  4kcal
②  7kcal
③  9kcal
④  40kcal
⑤  90kcal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如果金额太小,可以不开具发票。(  )
① 
② 
【判断题】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  )
① 
② 
【判断题】 报销单上的备注可以暂不填写,由出纳在付款时候填写“现金付讫”或者加盖“现金付讫”的印章。(  )
① 
② 
【单选题】 政府补助,如果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  )计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①  账面价值
②  名义金额
③  公允价值
④  协议价值
【单选题】 如果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退回,企业进行的下列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
①  初始确认时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的,应当将退回的资金计入营业外支出
②  存在尚未摊销的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③  初始确认时计入了损益类科目的,应当将退回的资金计入资本公积
④  应作为前期差错更正进行追溯重述
【单选题】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下列情况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①  初始确认时冲减相关资产成本的,应当调整资产账面价值
②  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资本公积
③  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④  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未分配利润
【单选题】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污染,2×18年6月某县决定报废一批大排量公交车。该县政府给予公交公司200万元的补偿款用于购置新车。2×18年8月20日,公交公司为新购入的公交车支付价款400万元,补偿款项于当日到账。该批车辆正式开始使用的时间为2×18年9月30日,使用期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公交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批车辆计提折旧。公交公司对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采用净额法核算,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公交公司2×18年因该事项对损益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①  195
②  -2.5
③  -5
④  200
【单选题】 某市为招商引资,向大地公司无偿划拨一处土地使用权供其免费使用50年。由于地势较偏僻,尚不存在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大地公司取得该土地使用权后应进行的会计处理是(  )。
①  无偿取得,不需要确认
②  按照名义金额1元计量
③  按照甲公司估计的公允价值计量
④  按照该县所属地级市活跃的交易市场中同类土地使用权同期的市场价格计量
【单选题】 企业采用总额法核算其政府补助。甲公司于2×18年取得一项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货币性资产)。甲公司取得该政府补助时进行的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
①  确认为其他收益
②  冲减资产成本
③  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④  确认为递延收益
【单选题】 企业采用总额法对政府补助进行核算。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摊销,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会计科目是(  )。
①  管理费用
②  财务费用
③  其他收益
④  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