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①  背景相同
②  目的和性质相同
③  方式相同
④  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单选题】 ( )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①  甲午中日战争
②  抗日战争
③  抗美援朝战争
【多选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原因在于( )
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②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③  日本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
④  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多选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原因在于( ) 。
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②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③  日本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
④  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判断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①  日本侵略军
②  英法联军
③  八国联军
④  俄国侵略军
【判断题】 帝国主义列强发动战争来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人民加倍地承担其战争费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①  8月15日
②  9月2日
③  9月3日
④  10月25日
【单选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①  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②  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③  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④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在国家安全方面,到2035年我国要()。
①  A.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②  B.平安中国建设达到顶级水平
③  C.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④  D.完全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多选题】 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第二板块主要阐述()。
①  A.“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
②  B.“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③  C.“十四五”时期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
④  D.“十三五”时期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
【多选题】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①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  C.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④  D.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多选题】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可以概括为()。
①  A.伟大梦想
②  B.伟大斗争
③  C.伟大工程
④  D.伟大事业
【多选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是()
①  A想要发展就要敢想敢干
②  B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  C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④  D发展经济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多选题】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①  A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②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  C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④  D坚持改革开放
【多选题】 ____、____、____、____、____,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①  A.识才的慧眼
②  B.敬才的风度
③  C.爱才的诚意
④  D.用才的胆识
⑤  E.容才的雅量
⑥  F.聚才的良方
【单选题】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前进道路上,我国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
①  A.机遇优势
②  B.地缘优势
③  C.自然环境优势
④  D.人口优势
【单选题】 ()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①  A.1971
②  B.1972
③  C.1978
④  D.1979
【单选题】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重教训是()
①  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  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  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④  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