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二元函数的极小值点是(A)
(1,0)
(1,2)
(-3,0)
(-3,2)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已知inta[4][4]={{1,2},{3},{4},{1,2,3}};问a[2][0]该元素的值是()
①  2
②  3
③  4
④  1
【单选题】 BUF1 DB 3 DUP(0,2 DUP (1,2),3)COUNT EQU $-BUF1符号 COUNT 等价的值是( )
①  6
②  18
③  16
④  9
【单选题】 在执行inta[][3]={{1,2},{3,4}};语句后a[1][2]的值是()
①  3
②  4
③  0
④  2
【单选题】 设 R={0,10,20,31,21,32,3},则{1,2}在关系R下的像R[{1,2}]等于:
①  {0,20,31,3
②  {1,02,03,02,13,13,2
③  {0,10,20,31,21,3
④  {2,3}.
【单选题】 函数f(x)=x^3-6x^2+9x-5的极小值为( )
①  1
②  -1
③  3
④  -5
【单选题】 有定义语句“int a[][3]={1, 2, 3, 4, 5, 6};”,则a[1][0]的值是____。
①  4
②  1
③  2
④  5
【简答题】 设 R={0,10,20,31,21,32,3},求{1,2}在关系R下的像R[{1,2}]。
【判断题】 设 Ri 是 X 上的二元关系, 对于 x∈X 定义集合Ri(x)={y|xRiy}. 如果 X={-4, -3, -2, -1, 0, 1, 2, 3, 4}, 且令R2={|x, y∈Xùy-1y+2},则R2(-1) ={ -2, -1}.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已知点M(1,-2)、N(3,-1)和直线x+2y-1=0,则( )
①  M在直线上、N不在直线上
②  M不在直线上、N在直线上
③  M、N都不在直线上
④  M、N都在直线上
【简答题】 设 Ri 是 X 上的二元关系, 对于 x∈X 定义集合Ri(x)={y|xRiy}. 如果 X={-4, -3, -2, -1, 0, 1, 2, 3, 4}, 且令R2={|x, y∈Xùy-1y+2},则R2(-1) =[填空1]
随机题目
【判断题】 经济社会需求和科技供给的内在矛盾是两大驱动力。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2021年()月,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扩大至13.5%。
①  A、8
②  B、10
③  C、6
④  D、9
【单选题】 1987年,中共()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①  A、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  B、十三届三中全会
③  C、十三大
④  D、十四大
【单选题】 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列选项中属于造成三重压力主观原因的是()。
①  A、疫情
②  B、汛情
③  C、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升
④  D、各项政策叠加
【单选题】 “新常态”的概念是在()年提出来的。
①  A、2012
②  B、2013
③  C、2014
④  D、2015
【多选题】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成绩包括()。
①  A、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②  B、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
③  C、产业链韧性提升
④  D、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多选题】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具体包括()。
①  A、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②  B、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
③  C、必须坚持高速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实现量的增长
④  D、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稳打稳扎,把握政策和改革的时度效
⑤  E、必须坚持统筹兼顾。防止顾此失彼,防止政策叠加的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原因的有()。
①  A、世界主要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宽松
②  B、世界主要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紧缩
③  C、疫情冲击了供应链产业链
④  D、各国就业参与率提高,物价由需求拉动
⑤  E、各国就业参与率下降,工资物价轮动
【判断题】 关于双碳问题,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要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