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增大。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增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晶体管电流放大系数是频率的函数,随着频率的升高而下降。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ICBO减小,所以Ic也减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β相同的晶体管组成复合管后,其电流放大系数约为( )。
①  β
②  β的平方
③ 
【单选题】 对三极管放大作用的实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  三极管可以把小能量放大成大能量
②  三极管可以把小电流放大成大电流
③  三极管可以把小电压放大成大电压
④  三极管可用较小的电流控制较大的电流
【单选题】 下列是三极管各个极的电位,处于放大状态的三极管为
①  VB=0.7V VE=0V VC=0.3V
②  VB=-6.7V VE=-7.4V VC=-4V
③  VB=-3V VE=0V VC=6V
【判断题】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指的是基极电流的微小变化能够引起发射极和集电极电路较大的变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令电流参考方向为流入三极管,在线测得某三极管三个管脚的电流分别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  1、2和3脚分别是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
②  1、2和3脚分别是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
③  该三极管一定是NPN管
④  该三极管一定是硅管
【判断题】 在三极管的三种基本组态中,只有电流放大能力而无电压放大能力的是基本共集组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三极管的交流放大倍数和直流放大倍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其值近似相等。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在我国县级碘营养监测中,一个县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67.3μg/L,尿碘水平小于100μg/L的儿童占调查人数的25%,说明这个县有25%的儿童碘营养处于缺乏状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2023年版《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中,监测范围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等14个省份的全部病区村。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关于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成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  自1995年至2023年,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上升明显。
②  自1995年至2023年,无儿童克汀病发生。
③  自1995年至2023年,儿童尿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自2002年开始始终处于适宜范围内(100~300μg/L)。
④  自2011年开始,孕妇尿碘一直处于适宜范围(150~250μg/L)。
【单选题】 以下关于全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2023年版),描述正确的是
①  在一个行政村,有多个工程的,以多个工程的水砷最高值作为该村改水工程的水砷浓度。
②  在一个行政村,有多个工程的,以多个工程的水砷平均值作为该村改水工程的水砷浓度。
③  在一个行政村,有多个工程的,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采集水样,以五个方位水砷最高值作为该村改水工程的水砷浓度。
④  在一个行政村,有多个工程的,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采集水样,以五个方位水砷平均值作为该村改水工程的水砷浓度。
【单选题】 2023年4月,国家疾控局印发了《全国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其中针对于水源性高碘地区提出的目标是:
①  在水源性高碘地区落实改水措施,在未落实改水措施的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户未加碘盐食用率达到90%以上。
②  有效控制水源性高碘危害。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95%以上的县居民户未加碘食盐率达到90%以上,水源性高碘病区落实改水降碘措施。
③  各地全面摸清水源性高碘病区底数,分析原因,加强顶层设计,综合考虑优质水源置换、城镇供水管网延伸、建设规模化供水工程以及对现有供水工程强化水质净化处理等方式,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水质达标率。
④  继续保持水源性高碘地区的控制水平,加强疾病技术储备,保存和持续更新样本、防控技术和防控设备等。
【单选题】 依据饮茶型地氟病监测全覆盖行动方案(2023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  监测实现以乡为单位的全覆盖。
②  监测范围为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宁夏、新疆、青海7个省(区)的全部饮茶型地氟病病区县(市、区、旗)。
③  监测内容包括砖茶饮用情况、饮用水氟含量监测、砖茶水氟含量监测、病情监测。
④  在每个监测乡随机抽取一个病区自然村(排除水氟超标的村)作为固定监测点。
【单选题】 在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时,要求
①  对90%以上的既往高砷暴露常住人口进行病情调查。
②  对95%以上的既往高砷暴露常住人口进行病情调查。
③  对90%以上的既往高砷暴露常住成人进行病情调查。
④  对95%以上的既往高砷暴露常住成人进行病情调查。
【多选题】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包括
①  描述与健康相关事件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②  研究人群慢性病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
③  评价公共卫生干预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④  检验和判断公共环境质量是否合乎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多选题】 关于我国碘缺乏病防控目标描述正确的是
①  1993-1995年,全国基本实现食用盐全部加碘,合格碘盐食用率达75%,缺碘地区特需人群碘油覆盖率达85%,全国50%以上的县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
②  1996-2000年,进一步将合格碘盐食用率的目标提高到95%。
③  2001-2010年,全国95%的县要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
④  2015-2020年,各省份全部县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状态;人群碘营养总体保持适宜水平。
【多选题】 关于当前我国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描述正确的是:
①  高碘的监测省份限于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
②  由各省将水碘大于100微克/升监测县的水碘进行排序,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监测县进行抽样。
③  如果监测地区已改水,则采集两份末梢水样检测水碘含量,取平均值。
④  如监测地区尚未改水,按照10%抽样法,将监测地区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多于50口井,按10%进行抽取,少于50口井,每个方位取1口水井,少于5口井的村全部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