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计算桩基沉降时,荷载应采用()。
基本组合;
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长期效应组合;
标准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下面不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是 ( )。
①  确定桩数和布桩
②  验算坡地和岸边建筑桩基的整体稳定性
③  计算桩基沉降和水平位移
④  抗震设防区
【单选题】 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
①  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法)
②  平方和开平方法(SRSS法)
③  杜哈米积分
④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单选题】 抗震设计时,高度超过()的高层建筑应考虑风荷载效应与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
①  40m
②  60m
③  80m
④  100m
【单选题】 验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考虑,下述表述中()是不正确的。
①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
②  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的1.2倍
③  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
④  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及其他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积的25%
【判断题】 即便只有一个可变荷载,计算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该可变荷载也要乘以组合值系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有:( )、( )和( )
①  叠加式
②  切割式
③  混合式
④  组合式
【判断题】 荷载的准永久组合是一种长期组合。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建筑平面的组合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组合、()组合和()组合三种方式。
①  串联式、独立式、混合式
②  并联式、独立式和混合式
③  串联式、并联式、混合式
④  串联式、并联式和独立式
【单选题】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梁端设计弯矩,调幅与效应组合的次序是()
①  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调幅,再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②  先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调幅,再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③  先进行水平与竖向荷载效应组合,再进行弯矩调幅
④  水平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分别调幅,再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单选题】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截面承载力设计表达式为()
①  S≤R/γRE
②  S≤R
③  γ0S≤R
④  γ0S≤R/γRE
随机题目
【多选题】 下列关于承台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承台的宽度不小于300mm
②  承台的配筋,对于矩形承台其钢筋应按双向均匀通长配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0mm
③  对于三桩承台,钢筋应按三向板带均匀配置
④  承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45
⑤  承台的厚度不小于300mm
【多选题】 下列措施中,属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中管理保障措施的有()。
①  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管理
②  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
③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的协调管理
④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
⑤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的转让管理
【多选题】 阅读图样时,()。
①  先粗看后细看
②  先局部后整体
③  先整体后局部
④  先文字说明后图样
⑤  先尺寸后图形
【多选题】 一般平面刚架横截面上的内力有()。
①  轴力
②  切力
③  弯矩
④  扭矩
⑤  应力
【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专职安全员的主要职责有()和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①  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
②  制止和纠正违章搭设
③  制止和纠正强令冒险作业
④  制止和纠正违反奖惩规定的行为
⑤  制止和纠正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多选题】 对于建筑中的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  门在建筑中的作用主要是正常通行和安全疏散,但没有装饰作用
②  门的最小宽度应能满足两人相对通行
③  大多数房间门的宽度应为900~1000mm
④  当门洞的宽度较大时,可以采用双扇门或多扇门
⑤  门洞的高度一般在1000mm以上
【多选题】 砌体结构建筑依照墙体与上部水平承重构件(包括楼板、屋面板、梁)的传力关系,会产生不同的承重方案,主要有()。
①  墙体自承重
②  横墙承重
③  纵墙承重
④  纵横墙混合承重
⑤  墙与柱混合承重
【多选题】 技术事故的发生,可能发生在施工( )阶段。
①  准备
②  生产经理
③  维修
④  使用
⑤  拆除
【多选题】 常用的应力单位是兆帕(MPa),1MPa=()。
①  103Pa
②  106Pa
③  109Pa
④  D 1kg/平方厘米
⑤  1kg/平方厘米
【多选题】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水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①  化学
②  物理
③  环境
④  生物
⑤  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