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目前还没有针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在最后两年使用时不用调整的函数。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某企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2016年12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2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7年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元。
①  80000
②  65333
③  39200
④  78400
【单选题】 固定资产原值为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第四年应提折旧额为()元
①  20000
②  8640
③  8800
④  10800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能够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额的是( )。
①  DDB函数
②  SLN函数
③  IF函数
④  INT函数
【判断题】 企业采用的折旧方法中,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额时,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不考虑净残值,只有在最后两年才考虑净残值的问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开始时并不考虑预计的净残值。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某企业于2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7年度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万元。  
①  39.84     
②  66.4  
③  79.68     
④  80
【单选题】 某企业于2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7年度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万元。
①  39.84     
②  66.4  
③  79.68     
④  80
【单选题】 实行双倍余额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①  到期时
②  到期前一年
③  到期前两年
④  到期前3年
【判断题】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一样,在计算过程中均不考虑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于2×16年12月10日增加一项固定资产,原始价值75 000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至2×18年年末,根据会计职业判断,该项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经计算,其可收回金额为21 000元。该项固定资产对企业2×18年损益的影响金额为(  )元。
①  18000
②  24000
③  17280
④  25200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重视发挥()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①  初次
②  第二次
③  第三次
④  第四次
【单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①  2025年
②  2030年
③  2035年
④  2040年
【单选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①  决定性
②  关键性
③  重要性
④  基础性
【单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①  基础性
②  重要性
③  关键性
④  决定性
【多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①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②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③  调节过高收入
④  清理规范隐性收入
【单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
①  收入分配起基础作用
②  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③  价格形成起基础作用
④  经济布局起基础作用
【单选题】 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生产资料()是我国经济的基本制度。
①  集体所有制
②  共享制
③  公有制
④  全有制
【单选题】 我国目前有多少个自贸区?
①  14个
②  16个
③  18个
④  20个
【单选题】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①  决定性
②  关键性
③  重要性
④  基础性
【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①  国有经济
②  民营经济
③  虚拟经济
④  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