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龋发病率计算方法是()
患龋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新发生龋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无龋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患龋的暴露根面+充填的暴露根面)/(患龋暴露根面+充填的暴露根面+无龋得暴露根面)*10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乳牙患龋几岁达到患龋高峰()
①  2~3岁
②  3~4岁
③  7~8岁
④  9~10岁
⑤  11~12岁
【单选题】 乳牙患龋特点()
①  患龋率高,但范围不大
②  患龋率高,范围广泛
③  发病早、症状明显
④  发展速度慢,急性龋多见
⑤  龋齿多发,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
【单选题】 乳磨牙的邻面好发龋是在()
①  0~1岁
②  1~2岁
③  2~3岁
④  3~4岁
⑤  4~5岁
【单选题】 乳牙患龋率最高的年龄段为:
①  2~3岁
②  3~5岁
③  5~8岁
④  8~10岁
【单选题】 深龋患牙的临床表现?
①  食酸甜食物不痛
②  食嵌入食物痛
③  偶尔夜间隐痛
④  温度测时一过性隐痛
【单选题】 在口腔健康调查中表示某人群患龋病的频率用
①  龋均
②  患龋率
③  龋齿发病率
④  菌斑指数
【单选题】 临床牙冠重度缺损,断面达龈下,但牙根有足够长度,经冠延长术或牵引术后可暴露出断面以下至少()mm的根面高度,磨牙未暴露根分叉者。
①  0.5
②  0.8
③  1.2
④  1.5
⑤  2.0
【单选题】 化学去龋与机械去龋比较,最大的优点是:
①  两种方法都不能有效降低牙本质面存留细菌总量
②  两种方法临床应用,病人疼痛感觉差不多
③  机械去龋比化学去龋省时
④  两种去龋方法临床效果差异大
⑤  两种去龋方法均存在较高的继发龋风险
【单选题】 龋病是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龋病按照进展情况分为
①  急性龋,慢性龋,静止龋
②  咬合面龋、平滑面龋
③  根面龋、线性釉质龋
④  窝沟龋、邻面龋
【单选题】 暴露频次概念是指总到达人数除以至少看过几次广告的人数?
①  一次
②  5次以内
③  100次以内
④  千人次以内
随机题目
【多选题】 下列选项属于行政处罚措施的是( )
①  扣押财物
②  警告
③  降低资质等级
④  冻结存款、汇款
【多选题】 关于行政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国务院部门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②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③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国务院部门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通报批评或者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
④  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多选题】 国家在( )农业等领域推行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制度。
①  城市管理
②  市场监管
③  生态环境
④  文化市场
⑤  交通运输
⑥  应急管理
【多选题】 ( )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
①  国务院
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③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④  县级人民政府
【多选题】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或应当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
①  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
②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有违法行为的
③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
④  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多选题】 当事人有( )情形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①  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②  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
③  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
④  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⑤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形,行政处罚无效。( )
①  行政处罚没有依据
②  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③  违反法定程序构成重大且明显违法
④  违法事实不清
【多选题】 作出行政执法后,下列哪些信息应当进行公示 ( )。
①  实施机关
②  立案依据
③  实施程序
④  救济渠道
【多选题】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 )
①  行政处罚内容
②  事实
③  理由
④  依据
【多选题】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 )等权利。
①  拒绝
②  陈述
③  申辩
④  要求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