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对于开放性伤口,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应先止血、包扎、后固定
先止血、再固定、后包扎
先固定、后止血、包扎
止血、包扎后、不固定也可以
止血、包扎、固定无先后顺序可言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有关包扎、止血、固定的注意事项说法正确的是
①  如有伤口和出血,应先止血、包扎,然后再固定骨折部位
②  如有休克,应先行抗休克处理
③  处理开放性骨折时,不可能把刺出的骨端送回,以免造成感染伤口
④  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的肢体相适应,其长度必须超过骨折的上、下两个关节
⑤  以上说法均正确
【单选题】 野外急救的主要技术包括(???? )①外伤止血②外伤包扎③固定④搬运
①  ①②③④
②  ①②③
③  ①②④
④  ②③④
【判断题】 骨折固定的要领是: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夹板长短应与肢体长短相对称,骨突出部位要加垫;先包扎骨折上、下两端,后固定两关节;四肢露指(趾)尖,胸前挂标志,并迅速送医院。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加压包扎止血不宜用于()
①  动脉血管破裂
②  静脉血管破裂
③  骨折所致出血
④  较大伤口出血
⑤  较小伤口出血
【多选题】 发生事故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正确的止血方法有( )。
①  一般伤口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红药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  一般伤口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紫药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③  一般伤口也可用纱布、棉花等作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包扎,来增加压力而达到止血。
④  四肢受伤大出血,采用止血带止血法时,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者扎在大腿上1/3处。
⑤  四肢受伤大出血,采用止血带止血法时,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3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者扎在大腿上1/4处。
【判断题】 对于出血的部位应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包扎,骨折临时固定,伤员搬运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止血、包扎固定、防止因疼痛而休克是检查判断、急救治疗骨折的三原则。( )
① 
② 
【单选题】 石膏绷带包扎后正确的护理是
①  进行固定范围内的肌肉舒缩活动
②  局部受压疼痛时,可向石膏管内填塞棉花
③  固定范围内疼痛给予止痛药物
④  未干石膏托扶时不能用手掌
【判断题】 包扎卷轴绷带前要先处理好患部,并放置敷料。 ()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奶瓶龋最常见于()
①  上颌乳切牙
②  下颌乳切牙
③  上颌乳磨牙
④  下颌乳磨牙
⑤  全部乳牙
【单选题】 乳牙患龋特点()
①  患龋率高,但范围不大
②  患龋率高,范围广泛
③  发病早、症状明显
④  发展速度慢,急性龋多见
⑤  龋齿多发,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
【单选题】 乳牙龋的常见类型()
①  急性龋、干性龋、环状龋
②  湿性龋、环状龋、慢性龋
③  急性龋、环状龋、奶瓶龋
④  奶瓶龋、干性龋、环状龋
⑤  慢性龋、静止性龋、奶瓶龋
【单选题】 不锈钢预成冠试冠注意事项中哪项不正确()
①  根据同名牙的大小初步选择相适应的预成冠
②  可利用游标卡尺记录患牙的尺寸,选择预成冠
③  初试冠时从倒凹大侧向倒凹小侧完全就位
④  初试冠时从倒凹小侧向倒凹大侧可不完全就位
⑤  初试冠时应垂直向施压,完全就位
【单选题】 乳牙预成冠的缺点是()。
①  恢复牙齿解剖形态
②  恢复咀嚼功能
③  预防继发龋
④  牙颈部不易密合
⑤  加强保持器固位力
【单选题】 患儿,8岁,右下第一恒磨牙深龋,去除大块腐质,近髓处留少许软化牙本质,上方用氢氧化钙盖髓后充填。第二次去腐质应在多长时间复诊()
①  1~2周
②  3~4周
③  6~8周
④  10~12周
⑤  15周
【单选题】 年轻恒牙龋损最好发于牙齿的()。
①  邻面
②  咬合面
③  颊面
④  舌面
⑤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有关乳牙龋病的预防,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  龋病的预防工作,可没有家长参与完成
②  出生6个月后,即应诱导幼儿刷牙
③  饮食管理主要是进软甜食后要刷牙
④  氟化亚锡和氟化氨银可作为预防药物使用
⑤  对乳磨牙窝沟较深处可作窝沟封闭以防龋
【单选题】 患者,10岁,右下后牙进食疼,冷热敏感。检查发现右下第一双尖牙远中龋,探腐质软,疼痛敏感,无叩痛,无松动。拟采取的治疗措施()
①  局麻下开髓做牙髓治疗
②  局麻下开髓做活髓切断术
③  去净腐质,做间接盖髓术
④  去净腐质,做直接盖髓术
⑤  去大部分腐质,安抚治疗
【单选题】 混合牙列期的恒牙,充填修复治疗的目的()
①  恢复牙齿邻面触点
②  恢复牙冠解剖外形
③  恢复牙齿高度
④  A+B
⑤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