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收入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企业促销提供的商业折扣,应按折扣后的金额计入企业的收入
销售商品以旧换新的,销售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企业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期限付款提供的现金折扣,应冲减企业的收入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不同方式下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确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  采用商业折扣方式销售商品的,按照商业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②  采用现金折扣方式销售商品的,按照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③  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按照扣除回购商品公允价值后的余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④  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商品的,按照扣除回收商品公允价值后的余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判断题】 以旧换新销售商品时,销售的商品按商品的售价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冲减原确认的收入的金额。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以旧换新销售商品时,销售的商品按商品的售价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冲减原确认的收入的金额。(  )
① 
② 
【单选题】 (  )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企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①  现金折扣
②  商业折扣
③  销售折让
④  低价销售
【单选题】 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确认收入的时点通常是(  )。
①  发出商品时
②  办妥托收手续时
③  客户承认付款时
④  收回款项时
【判断题】 企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该扣除商业折扣前的金额确定商品销售收入金额。(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  )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
①  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②  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
③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④  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单选题】 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确认收入的时点为(  )。
①  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时
②  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
③  实际收到分期货款时
④  货款全部收回时
【多选题】 企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能予以确认:()
①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②  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③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即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地估计
④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⑤  相关的已发生的成本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多选题】 小企业对于已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货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①  销售发生在以前年度,销售退货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则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
②  销售发生在本年度,销售退货直接冲减当月销售收入
③  不论此销售是发生在本年度还是以前年度,小企业均以退货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月销售收入,不再考虑企业准则规定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
④  考虑退货日期分别确认是否冲减当期销售收入或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
随机题目
【判断题】 若矩阵A可逆,E为同阶单位矩阵,则矩阵(A|E)可经过初等行变换,将A化为E时,有<img class=jc-formula data-tex={ (E|A }^{ -1 })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7C43CD4092D8D03495D0F5F393EBDC0E.pn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若三个事件A,B,C满足P(AB)=P(A)P(B),P(AC)=P(A)P(C),P(BC)=P(B)P(C),则称A,B,C相互独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img src=http://p.ananas.chaoxing.com/star3/origin/0a15f4c045ae87fb98f261aa9969ee92.png/>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一射手对目标连续射击直到击中目标为止,设射击次数为X,则X是
①  连续性随机变量
②  离散型随机变量
③  既是离散型随机变量也是连续性随机变量
④  既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也不是连续性随机变量
【简答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填空1]》中最先确立了“五服制罪”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填空2]》最先确立了“八议”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填空3]》中最先确立了“重罪十条”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填空4]》中最先创立了以“名例”为首的十二篇结构。
【简答题】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中,最早的引起激烈争论的先后是[填空1]国的“铸刑鼎”和[填空2]国的“铸刑书”。
【简答题】 魏晋时期在朝堂外设[填空1],允许击鼓直诉。
【简答题】 在宋朝,被告推翻原口供而另行安排审讯的重审制度称为[填空1]。
【简答题】 西周时期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叫[填空1]。
【简答题】 在中国法的形成过程中,原始的礼逐渐由习惯演化而具有[填空1]的性质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