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第一次提出的新要求()。
A.增强国内大循环
B.着力提升产业链
C.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预估
D.“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是现代化国家安全体系的核心。
①  A.社会安全
②  B.国际安全
③  C.经济安全
④  D.人民安全
【单选题】 ()是现代化国家安全体系的核心。
①  社会安全
②  国际安全
③  经济安全
④  人民安全
【多选题】 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法治思维,构建()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
①  安全能力
②  系统完备
③  科学规范
④  运行有效
【判断题】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整治、法治保障人民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法治思维,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家安全体系的子体系?()
①  A.国家安全体系
②  B.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③  C.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④  D.公共安全体系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家安全体系的子体系?()
①  国家安全体系
②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③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④  公共安全体系
【判断题】 数据安全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我国科技供给勉强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需求。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坚持推进()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法治思维,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
①  民生安全
②  政治安全
③  国家安全
④  经济安全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 )。
①  定罪免刑方式
②  定罪判刑方式
③  特殊处理方式
④  刑事责任的消灭
【多选题】 下列关于刑期起算的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①  管制、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②  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③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④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单选题】 行使减刑裁定权的机关是( )。
①  基层人民法院
②  中级人民法院
③  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④  劳动改造机关
【多选题】 下列属于实际承担的刑事责任的终结的是( )
①  行为人被定罪免刑
②  被判处刑罚的人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死亡的
③  行为人在被追诉之前死亡的
④  被单处驱逐出境的犯罪的外国人被驱逐出境的
【多选题】 按照刑法的规定、下列哪些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
①  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的甲
②  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的乙
③  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丙
④  因构成累犯而被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7年的丁
【多选题】 下列关于累犯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①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应当同时决定限制减刑
②  前罪是在未满18周岁时实施的,后罪实施时已满18周岁的,不构成累犯
③  犯恐怖活动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构成累犯
④  对于累犯,既不能适用缓刑,也不能适用假释
【多选题】 刑法上的时效种类可分为( )。
①  时效延长
②  时效中断
③  追诉时效
④  行刑时效
【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形不实行数罪并罚?( )
①  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
②  犯保险诈骗罪,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或者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
③  甲非法闯人一户住宅、强奸了女主人
④  盗窃汽车作为绑架犯罪工具使用,在绑架过程中使用该汽车的
【多选题】 对下列哪些情形依法应当从重处罚?( )
①  甲在1998年5月3日因为犯信用卡诈骗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2003年9月15日被假释,2004年11月21日假释考验期满。2009年11月20日又犯奸淫幼女罪
②  甲教唆不满18周岁的乙吸食毒品,构成教唆吸毒罪
③  甲非法拘禁乙并对其进行暴力殴打,造成乙受轻微伤
④  甲利用职务之便挪用价值1、5万元的救灾物品,构成挪用公款罪
【多选题】 下列不是刑罚一般预防的对象的是( )。
①  人民群众
②  犯罪被害人
③  不稳定、有可能犯罪的人
④  犯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