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因为( )。
指明了必须持久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前景
提出了一整套动员人民群众,在持久战争中不断削弱敌方的优势、生长自己的力量、以夺取最后胜利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大大增强了人们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敌后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认为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的原因是( )
①  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
②  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
③  中国在国际上得道多助
④  日本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
①  战略防御阶段
②  战略相持阶段
③  战略反攻阶段
④  战略决战阶段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
①  战略防御阶段
②  战略相持阶段
③  战略反攻阶段
④  战略决战阶段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 )
①  战略防御阶段
②  战略相持阶段
③  战略反攻阶段
④  战略决战阶段
【单选题】 《论持久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论持久战》中的内容不包括( )。
①  A.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
②  B.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
③  C.第二个阶段,是我之战略保守、敌之准备反攻的时期
④  29.重庆谈判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多选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预测,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将经过()。
①  A.战略防御阶段
②  B.战略退却阶段
③  C.战略相持阶段
④  D.战略反攻阶段
【单选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同志撰写了一部著名的军事著作《论持久战》,指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必然是一场
①  速决战
②  持久战
③  拉锯战
④  歼灭战
【多选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的三个阶段是?
①  战略决战
②  战略防御
③  战略相持
④  战略反攻
【多选题】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的三个阶段是()。
①  战略防御
②  战略退却
③  战略相持
④  战略反攻
【判断题】 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振奋了全民族抗战的士气。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与声波传导和感受无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①  鼓膜
②  基底膜
③  听骨链
④  咽鼓管
⑤  耳蜗
【单选题】 下列对微音器电位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  潜伏期较长
②  存在不应期
③  具有适应现象
④  频率、幅度与声波一致
⑤  是动作电位
【单选题】 耳蜗顶部基底膜损伤后会影响哪种频率的听力()
①  高频听力
②  低频听力
③  中频听力
④  高频和低频听力
⑤  各类频率的听力
【单选题】 人耳最敏感的振动频率为()
①  100~1000Hz
②  1000~3000Hz
③  4000~5000Hz
④  3000~4000Hz
⑤  4000~6000Hz
【单选题】 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①  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②  Ca<sup>2+</sup> 进入突触前膜内
③  Na<sup>+</sup> 进入突触前膜内
④  突触后膜对Na<sup>+</sup> 、K<sup>+</sup> ,特别是对Na<sup>+</sup> 的通透性增高
⑤  突触后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时,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单选题】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①  双向性传递
②  兴奋节律的改变
③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④  总和
⑤  后放
【单选题】 M型胆碱受体的阻断剂是()
①  阿托品
②  箭毒
③  盼妥拉明
④  心得安
⑤  毒蕈碱
【单选题】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
①  去极化局部电位
②  具有全或无性质
③  超极化局部电位
④  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⑤  突触后膜Na<sup>+</sup> 通透性增加所致
【单选题】 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下列哪项有关()
①  Ca<sup>2+</sup> 外流
②  K<sup>+</sup> 外流
③  Na<sup>+</sup> 内流
④  K<sup>+</sup> 内流
⑤  Ca<sup>2+</sup> 内流
【单选题】 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①  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②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③  突触后膜超极化
④  交互抑制
⑤  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