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为了打击台湾当局和美国的嚣张气焰,中共中央作出了( )的决定。
炮击台湾
炮击金门
发动厦门战役
佯攻鼓浪屿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开著名的洛川会议,通过了( ),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
①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②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③  《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④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多选题】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作出了如下的决定( )
①  彻底清算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②  彻底清算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
④  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单选题】 1979年4月5日至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
①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②  “改革、稳定、充实、完善”
③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④  “改革、发展、创新、提高”
【单选题】 1966年8月1日至12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制定并通过的决定是( )。
①  《中共中央通知》
②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③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④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判断题】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
① 
② 
【多选题】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以下关于“遵义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①  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②  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作出的
③  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多选题】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以下关于“遵义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①  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②  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作出的
③  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④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单选题】 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召开,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的战略决策。
①  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
②  研制原子弹
③  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  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
【判断题】 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作出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① 
②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化工设备管理注重不包括( )。
①  小修
②  调修
③  大修
④  中修
【单选题】 根据操作方法分类不正确的是( )。
①  半间歇式
②  绝热式
③  间歇式
④  连接式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釜式反应器的结构的是( )。
①  电动机
②  搅拌装置
③  釜体
④  轴封装置
【单选题】 反应釜的作用不包括( )。
①  使气体在液相中作均匀分散
②  通过对参加反应的介质的充分搅拌,使物料混合均匀
③  减弱传热效果和相间传热
④  使不相容的另一相液相均匀悬浮或充分乳化选项
【单选题】 造成超温超压的原因( )。
①  误操作
②  仪表失灵
③  釜内声音异常
④  进气阀失灵
【单选题】 壳体损坏故障原因不正确的是( )。
①  受介质腐蚀
②  热应力影响产生裂纹
③  仪表失灵
④  磨损变薄
【单选题】 内压操作的塔设备,最大组合轴向压应力出现在_____时的_____风面。
①  运行、迎
②  运行、背
③  停车、背
④  停车、迎
【单选题】 板式塔中完成传质、传热过程的主要元件是( )。
①  受液盘
②  塔壁
③  塔盘
④  降液管
【单选题】 填料塔的内部填有一定高度的填料,气体作为连续相自塔底向上流动,与液体进行( )传质。
①  顺序
②  间接
③  连续
④  逆向选项
【单选题】 对于填料塔的附属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支承板的自由截面积必须大于填料层的自由截面积
②  液泛不可能首先发生于支承板
③  液体再分布器可改善壁流效应造成的液体不均匀分布
④  除沫器是用来除去由填料层顶部逸出的气体中的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