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ASPECTS评分的临床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6~10分的病人约50%可获得功能独立
8~10分静脉溶栓益更大,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3~7分的病人也从静脉溶栓中获益,但死亡 率没有改变
0~3分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概率约50%
≧8 分的病人有可能从动静脉联合溶栓中获益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时间窗为
①  1h
②  1.5h
③  2h
④  2.5h
⑤  4.5h
【单选题】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治疗时间窗是?
①  3-4.5h内
②  6h内
③  12h内
④  24h内
⑤  16h内
【单选题】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获益大概是风险的()倍?
①  2
②  5
③  10
④  20
⑤  100
【单选题】 对于具有静脉溶栓禁忌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严格选择可考虑在发病()内使用动脉溶栓治疗
①  6h
②  8h
③  12h
④  4.5h
⑤  24h
【单选题】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为()。
①  2h
②  3h
③  1h
④  0.5h
⑤  6h
【单选题】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血压应控制在()
①  较基线血压降低15%
②  <180/110mmHg
③  <140/90mmHg
④  SBP降至100-120mmHg
【单选题】 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DNT时间是指
①  到院至静脉溶栓开始时间
②  发病至静脉溶栓开始时间
③  到院至动脉穿刺时间
④  到院至静脉穿刺时间
【单选题】 静脉溶栓后出血的观察,描述错误的是
①  静脉溶栓后注意有无脑出血表现
②  rt-PA输注后,不容易引起出血,需要监测出凝血时间
③  rt-PA输注后,不容易引起出血,不需要监测出凝血时间
④  静脉溶栓后若有牙龈出血,不能吃过硬食物
⑤  消化道出血可有黑便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静脉和动脉联合溶栓的优点?
①  快速开始静脉溶栓治疗
②  血管再通率高
③  并发颅内出血风险小
④  静脉和动脉联合溶栓可以减少溶栓药的总剂量
【单选题】 静脉和动脉联合溶栓治疗方案中静脉使用rtPA的推荐剂量?
①  0.3mg/kg
②  0.5mg/kg
③  0.6mg/kg
④  0.9mg/kg
【单选题】 静脉溶栓24小时内,血压监测描述错误的是
①  静脉溶栓开始至结束后2h,10分钟监测一次
②  静脉溶栓开始至结束后2h,15分钟监测一次
③  静脉溶栓结束后3~8h,每30钟一次
④  静脉溶栓结束后9~24h,每60分钟一次
⑤  舒张压≥100mmHg,应增加血压监测次数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成人性牙周炎,占牙周炎发病率的()
①  5%
②  15%
③  38%
④  80%
⑤  95%
【单选题】 邻面去釉不适用于()
①  牙根间距过小的牙齿
②  牙列轻度拥挤
③  改善覆颌
④  协调上下颌牙量
⑤  减少拔牙
【单选题】 手用金刚砂条适用于()去釉量
①  0.3mm以下
②  0.3-0.5mm
③  0.5mm左右
④  0.4-0.6mm左右
⑤  0.6mm以上
【单选题】 邻面去釉可应用于()
①  过小牙或牙冠形态异常
②  外形成方向或长方形的牙体
③  年轻患者
④  牙弓拥挤严重
⑤  不适宜扩弓的病例
【单选题】 什么形态的牙适合IPR()
①  正方形
②  长方形
③  梯形
④  菱形
⑤  不规则形
【单选题】 差动力支抗是指()
①  用支持力相等的牙齿作交互支持,以达到相互移动的效果,此时支抗力也是矫治力
②  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于两组不同的牙齿,使目标牙发生移动,支抗牙少移动/甚至不动
③  用支持力不相等的牙齿作交互支持,大力拉动小力,以达到相互移动的效果
④  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上牙和下牙,以达到相互移动的效果
⑤  不确定
【单选题】 ()利于口腔卫生控制,是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优先选择
①  活动矫正器
②  隐形矫正
③  隐形矫正
④  自锁托槽矫正
⑤  钢丝托槽矫正
【单选题】 有牙周问题的患者,牙周科行规范牙周治疗后,牙周状况稳定()后,才开始正畸治疗
①  1月
②  2-3月
③  6月
④  7-8月
⑤  12月
【单选题】 交互支抗是指()
①  用支持力相等的牙齿作交互支持,以达到相互移动的效果,此时支抗力也是矫治力
②  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于两组不同的牙齿,使目标牙发生移动,支抗牙少移动/甚至不动
③  用支持力不相等的牙齿作交互支持,大力拉动小力,以达到相互移动的效果
④  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上牙和下牙,以达到相互移动的效果
⑤  不确定
【单选题】 病例一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支抗设计作用是()
①  防止磨牙远中移动的反作用力,导致上颌双尖牙舌倾
②  防止磨牙远中移动的反作用力,导致上颌前牙舌倾
③  防止磨牙远中移动的反作用力,导致上颌前牙唇倾
④  防止磨牙远中移动的反作用力,导致上颌双尖牙唇倾
⑤  防止磨牙远中移动的反作用力,导致上颌磨牙唇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