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HIV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死亡高危风险因子
低CD4+T细胞计数
高白细胞
高淋巴细胞
低红细胞计数
低血小板计数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FCM技术进行CD4+T细胞计数的优点不包括()
①  自动化方法
②  可靠性高(变异系数低)
③  精密度、准确度和可重复性高
④  低廉
【单选题】 流感白细胞计数表现为
①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
②  外周血白细胞可增高
③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
④  周围白细胞总数大多减少,平均约为 4 × 109/L
⑤  周围白细胞总数大多增加,平均约为 4 × 109/L
【单选题】 关于ACS合并低血小板计数患者的抗栓策略,哪项不正确?
①  如ACS患者血小板计数<100×109/L且>60×109/L,需谨慎评估DAPT的安全性。低出血风险患者可首选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②  如ACS患者血小板计数<60×109/L且>30×109/L,建议使用单药(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维持治疗,避免使用替格瑞洛。
③  如ACS患者血小板计数<30×109/L建议停用所有抗血小板药物,并避免行PCI。
④  如ACS患者血小板计数短期下降幅度超过30×109/L,不建议继续抗血小板治疗,应积极纠正原发疾病后再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
⑤  如ACS患者血小板计数<100×109/L且>60×109/L,需谨慎评估DAPT的安全性。低出血风险患者可首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单选题】 ACS患者低血小板计数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描述正确的是?
①  血小板计数<100*109/L避免使用替格瑞洛
②  30*109/L<血小板计数<60*109/L,建议使用单药(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维持治疗
③  血小板计数<30*109/L,建议停用所有抗血小板药物,并避免行PCI
④  以上均对
【单选题】 提呈抗原信息给CD4+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是
①  B淋巴细胞
②  活化的T细胞
③  巨噬细胞
④  树突状细胞
⑤  以上均可以
【单选题】 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①  10%~20%
②  20%~30%
③  30%~40%
④  40%~50%
⑤  50%~60%
【单选题】 大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常见于哪种疾病?
①  缺铁性贫血
②  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  溶血性贫血
④  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选题】 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常见于哪种疾病?
①  缺铁性贫血
②  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  溶血性贫血
④  再生障碍性贫血
【多选题】 贫血可按红细胞形态分为三类:大红细胞性高血色素性贫血、小细胞性低血色素性贫血、正常红细胞正常血色素性贫血。
【单选题】 HIV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哪项?
①  行为异常
②  表情淡漠
③  意识障碍
④  癫痫
⑤  癔症
随机题目
【单选题】 金黄葡萄球菌培养方法与PCR方法比较,会漏检()以上的定植
①  1/10
②  1/8
③  1/5
④  1/3
⑤  1/2
【单选题】 据文献报道金黄葡萄球菌筛查+去定植,可降低()%术后金葡感染
①  20
②  30
③  50
④  60
⑤  80
【单选题】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中,引起毛囊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①  化脓性链球菌
②  海鱼弧菌
③  金黄色葡萄球菌
④  分枝杆菌属
⑤  丹毒丝菌属
【单选题】 着色性真菌病(酿母菌病,疣状皮炎)的病因体不包括
①  疣状瓶霉
②  风疹病毒
③  裴氏着色霉
④  紧密着色霉
⑤  卡氏枝孢霉
【单选题】 动物咬伤后导致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病原体不包括
①  不动杆菌属
②  伴放线杆菌
③  脆弱杆菌属
④  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
⑤  波氏假阿利什菌
【单选题】 创伤后导致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感染的寄生虫是
①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②  棘阿米巴属
③  鞭虫病
④  蛔虫病
⑤  钩虫病
【单选题】 应对标本质量进行评价,观察多形核白细胞以及SECs相对量:合格的体表伤口样本:SEC<(),有多形核白细胞。
①  2
②  5
③  10
④  15
⑤  20
【单选题】 泌尿系统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①  肺炎克雷伯菌
②  屎肠球菌
③  粪肠球菌
④  无乳链球菌
⑤  大肠埃希菌
【单选题】 下面哪种标本中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
①  尿
② 
③  伤口
④  血液
⑤  脑脊液
【单选题】 ()等有些药物尿液中浓度极低,不适合应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的药物常规不应报告。
①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氟喹诺酮类
②  氯霉素、红霉素、伏立康唑及棘白菌素类
③  氯霉素、红霉素、伏立康唑氟喹诺酮类
④  氯霉素、伏立康唑、氨曲南、氟喹诺酮类
⑤  氯霉素、红霉素、伏立康唑、氟喹诺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