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带状疱疹治疗一般包含几个方面?
抗病毒治疗
止痛治疗
预防并发症
以上均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带状疱疹的抗病毒治疗,首选()。
①  伐昔洛韦
②  利巴韦林
③  更昔洛韦
④  阿昔洛韦
⑤  α干扰素
【单选题】 治疗带状疱疹的抗病毒药物是()。
①  阿昔洛韦
②  阿米替林
③  拉米夫定
④  利巴韦林
⑤  α-干扰素
【单选题】 发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①  48小时内
②  72小时内
③  5天内
④  7天内
⑤  10天内
【单选题】 带状疱疹首选的抗病毒药是()。
①  阿昔洛韦
②  齐多夫定
③  泼尼松龙
④  利巴韦林
⑤  α-干扰素
【单选题】 带状疱疹并发症最常见?
①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②  皮肤色素沉着
③  角膜炎
④  偏瘫
【单选题】 启动抗病毒治疗的原则
①  CD4<500
②  CD4<200
③  CD4<100
④  发现即治疗
【单选题】 关于流感抗病毒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①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②  发病48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③  发病时间超过48h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④  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⑤  金刚烷胺为RNA聚合酶抑制剂
【单选题】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指征是
①  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以暂缓抗病毒,进行定期复查。
②  所有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③  HIV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不需要抗病毒
④  肝硬化的患者不能进行抗病毒治疗。
⑤  合并慢性肾脏病等基础病患者不能抗病毒治疗。
【单选题】 流感发病( )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①  48
②  70
③  72
④  96
⑤  100
【单选题】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①  抗病毒
②  强心利尿
③  消炎止痛
④  营养神经
⑤  保护局部皮肤,防止继发感染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为防止肌肉痉挛,夏季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时,要注意补充 ;冬季锻练时,要注意保暖。
①  A、盐份
②  B、水
③  C、钙
④  D、糖
【单选题】 水压试验应该在()和热处理以后进行。
①  A、 焊接试验
②  B、 无损探伤合格
③  C、 金相检查
【单选题】 采用交互式方式进行,调用所有的应急响应人员和资源,开展实战性演练,以展示相互协调、应急响应能力的现场演练属于( )。
①  A、 桌面演练
②  B、 实战演练
③  C、 全面演练
④  D、 协调性演练
【判断题】 所有操作或接触放射性核素的实验室人员应接受放射性基础知识、相关技术和放射性防护的指导和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并佩戴个人专用的辐射剂量计。
①  A、正确
②  B、错误
【判断题】 劳动者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或者出现职业中毒症状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有关劳动者进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①  A、正确
②  B、错误
【判断题】 对于氧化性气体使用信号词“危险”。
①  A、正确
②  B、错误
【单选题】 在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
①  A、布鞋
②  B、胶鞋
③  C、带钉鞋
【单选题】 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法定制度,根据责任人员在事故中承担责任的不同,分为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 )责任者。
①  A、间接
②  B、领导
③  C、次要
【多选题】 在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保持内外联络畅通,可以使用的通信方式有( )。
①  A、 无线电对讲机
②  B、 喇叭
③  C、手机
④  D、机械通信器具
【单选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建立( )。
①  A、应急救援组织
②  B、应急救援预案
③  C、应急救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