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治理重点包括:()。
损害赔偿
源头预防
过程控制
责任追究制度
时间特征强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中办、国办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的时间是( )。
①  43070
②  43252
③  43435
④  43617
【多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①  A.源头保护制度
②  B.损害赔偿制度
③  C.责任追究制度
【判断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①  适度宽松的
②  最严格的
③  比较严格的
④  非常严格的
【判断题】 环境保护区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制度,也是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举措。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必须实行最严格的()
①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②  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③  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
④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单选题】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必须实行最严格的()。
①  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②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③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④  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
【单选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①  A.督察
②  B.监察
③  C.监督
④  D.问责
【多选题】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
①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②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③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④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关于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说法正确的是
①  指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 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 原学检测呈阳性者。
②  不具有传染性
③  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可呈阶段性阴性
④  有轻微的自我感知症状,但不易发觉
⑤  可以不予隔离
【单选题】 以下不能有效灭活新冠病毒的是()
①  乙醚
②  75%乙醇
③  含氯消毒剂
④  过氧乙酸
⑤  氯己定
【单选题】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第八版主要修订内容不包含()
①  完善总体防控要求:完善外防输入政策措施,坚持“人物同防”
②  强化组织领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健全疫情防控指挥体系,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
③  强化疫苗接种:强调按照新冠病毒疫苗总体工作方案要求,完成重点人群接种工作
④  强化入境人员、密接接触者等隔离医学观察管理,要求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应采集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 解除隔离时应同时采集2份鼻咽拭子样本,分别使用不同核酸检测试剂检测,两次检测原则上可由同一检测机构开展
【单选题】 以下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  β属冠状病毒
②  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③  部分变异病毒传播力降低
④  传染性:发病前1-2天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相对较强
【单选题】 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且不能以新冠病毒感染以外其他原因解释时,其临床分型可判定为重型
①  ≤91%
②  ≤92%
③  ≤93%
④  ≤94%
⑤  ≤95%
【单选题】 具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建议每天不少于()
①  2小时
②  4小时
③  6小时
④  8小时
⑤  12小时
【单选题】 对于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的重型和危重型病例,酌情短期内(不超过10日)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地塞米松()
①  5mg/日
②  10mg/日
③  15mg/日
④  20mg/日
⑤  30mg/日
【单选题】 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内传染性最强
①  2天
②  3天
③  5天
④  7天
⑤  14天
【单选题】 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为()
①  单股正链DNA
②  双股正链DNA
③  单股正链RNA
④  双股正链RNA
⑤  单股负链RNA
【单选题】 根据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总体要求,应于()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优势,尽快彻底查明可能的感染源,做好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追踪管理:
①  24小时
②  48小时
③  72小时
④  5天
⑤  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