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沙面稳定前草本植被能够在流动沙丘上正常生长,治沙作用特别显著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草方格固沙的成功应用解决了包兰铁路通过沙坡头所遇到的高大流动沙丘阻挡难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生态袋会压抑植被的生长。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影响以下花木正常生长的因素中,()是正确的。
①  露地花卉栽培中,轮作的方式有利于花卉生长发育,连作影响花卉品质;
②  四季如春的地方栽培郁金香生长不好,因为缺乏高温气候;
③  土壤和水分中的EC值高低对花卉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④  云南山茶花不择土壤的酸、碱性,也能忍受高温和严寒;
【单选题】 能够促进儿童生长,保持正常味觉,促进创伤愈合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均有重要作用的无机盐是()。
① 
② 
③ 
④ 
【判断题】 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能够抵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不发生显著永久变形,保证路面平整度的特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对前药原理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①  前药原理可以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②  前药原理可以缩短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
③  前药原理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④  前药原理可以消除药物的苦味
【多选题】 化学治沙原理()
①  A水化作用
②  B沉淀作用
③  C聚合作用
④  D粘结作用
⑤  E表层覆盖
【单选题】 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挥稳定作用的财政政策是( )。
①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②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③  微观调节的财政政策
④  短期调节财政政策
【单选题】 生长介素的作用是( )
①  反馈抑制生长素分泌
②  刺激生长素分泌
③  促进脑发育
④  促进软骨生长
【多选题】 低覆盖度治沙实现的创新包括()
①  A植被覆盖度在15%-25%就能够完全固定流沙
②  B基本解决了防沙治沙中中幼龄林衰败或死亡问题,显著提高了生态用水的效率
③  C把人工造林治沙与自然修复有机结合,促进带间土壤、植被、微生物修复,速度加快2-5倍
④  D为营造混交林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乔灌草复层结构、多树种带状混交的稳定固沙林
⑤  E在确保固沙效果的基础上,可使造林固沙成本降低40%-60%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1.33,厚度均匀的肥皂膜,当与肥皂膜的法线成35度角的方向观察时,薄膜呈现λ=500nm的绿色。则肥皂膜的最小厚度为:()
①  52nm
②  104nm
③  208nm
④  312nm
【单选题】 已知波源的振动周期为为4.00×10-2s,波的传播速度为300m/s,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位于x1=10.0m和x2=16.0m的两质点振动相位差为()
① 
② 
③ 
④  π
【单选题】 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Pa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①  3种
②  2种
③  1种
④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单选题】 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中,与低级数的衍射条纹相比,高级数的衍射条纹对应着单缝处的半波带数()
①  更多
②  更少
③  不变
④  不确定
【单选题】 在静电场中,下列关于电势差、电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正电荷周围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是正的
②  负电荷周围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是正的
③  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带电量越大,电势能一定越小。
④  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一定增大。
【单选题】 强度为I0的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方向相交成30°的偏振片后,透射光的强度为I,则I:I0为()
①  3:4
②  3:8
③  1:8
④  1:4
【单选题】 两个同号的点电荷相距r,要使它们的电势能增加一倍,则应该()
①  电场力做功使点电荷之间的距离增大为2r
②  电场力做功使点电荷之间的距离增大为4r
③  外力做功使点电荷之间的距离减少为r/2
④  外力做功使点电荷之间的距离减少为r/4
【单选题】 开关型直流电源比线性直流电源效率高的原因是()
①  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
②  输出端有LC滤波电路
③  可以不用电源变压器
【单选题】 个人站在有光滑固定转轴的转动平台上,双臂伸直水平地举起二哑铃,在该人把此二哑铃水平收缩到胸前的过程中,人、哑铃与转动平台组成的系统的()
①  机械能守恒,角动量守恒;
②  机械能守恒,角动量不守恒,
③  机械能不守恒,角动量守恒;
④  机械能不守恒,角动量不守恒.
【单选题】 提高实际热机的效率,下面几种设想中不可行的是()
①  采用摩尔热容量较大的气体作工作物质
②  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
③  使循环尽量接近卡诺循环
④  力求减少热损失、摩擦等不可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