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如果信号量S的值是0,此时进程A执行P(S)操作,那么,进程A会()。
继续运行
进入阻塞态,让出CPU
进入就绪态,让出CPU
继续运行,并唤醒S队列头上的等待进程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如果信号量S的值是0 , 此时进程A执行P(S)操作,那么,进程A会( )。
①  继续运行
②  进入阻塞态,让出CPU
③  进入就绪态,让出CPU
④  继续运行,并唤醒S队列头上的等待进程
【单选题】 如果进程Pa对信号量S执行P操作,则信号量S的值应( )。
①  加1
②  减1
③  等于0
④  小于0
【单选题】 如果进程Pa对信号量S执行P操作,则信号量S的值应( )。
①  加1
②  减1
③  等于0
④  小于0
【单选题】 如果进程Pa对信号量S执行P操作,则信号量S的值应()。
①  加1
②  减1
③  等于0
④  小于0
【单选题】 在操作系统中,对信号量S的P操作原语的定义中,使进程进入相应阻塞队列等待的条件是()。
①  S>0
②  S=0
③  S<0
④  S≠0
【单选题】 在操作系统中,对信号量S的P操作原语的定义中,使进程进入相应阻塞队列等待的条件是( )。
①  S>0
②  S=0
③  S0
【单选题】 在操作系统中,对信号量S的P操作原语的定义中,使进程进入相应阻塞队列等待的条件是( )。
①  S>0
②  S=0
③  S<0
④  S不等于0
【判断题】 V操作是对信号量执行加1操作,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资源,如果加1后信号量的值小于等于零,则从等待队列中唤醒一个进程,现进程变为阻塞状态,否则现进程继续进行。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V操作是对信号量执行加1操作,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资源,如果加1后信号量的值小于等于零,则从等待队列中唤醒一个进程,现进程变为阻塞状态,否则现进程继续进行。()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若P、V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为2,当前值为 -1,则表示有( )个等待进程。
①  0
②  1
③  2
④  3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下列栓塞源中,超声检查漏诊率较高的是
①  机械瓣微小血栓
②  左心耳血栓
③  左室心尖血栓
④  Libman-Sacks 赘生物
⑤  瓣叶钙化灶
【单选题】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①  大动脉管壁厚,富含弹性纤维,有明显的可扩张性和弹性
②  小动脉和微动脉管壁富含平滑肌,是神经及体液因素调节血压及组织血流量的关键部位
③  小动脉和微动脉管径小,阻力大
④  毛细血管管径小,阻力大,外周阻力是指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所遇到的阻力
⑤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收缩或舒张,决定某一时间内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
【单选题】 对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  推动血液在心室舒张期向外周方向流动
②  防止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
③  防止心室内压随着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
④  当大动脉的弹性下降时,心室舒张期动脉血压下降
⑤  当大动脉的弹性下降时,心室收缩期动脉血压升高
【单选题】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①  毛细血管的总横截面积最大,其血流速度最慢
②  正常人体大部分血管内的血流为层流
③  在整个循环系统中毛细血管血压最低
④  若心脏停搏,血流暂停,循环系统中各处的压力都相同
⑤  血液流经小动脉和微动脉后,血压及血流速度均大幅度下降
【单选题】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  血液的黏滞度增大,使血流阻力增大
②  温度降低可使血液的黏滞度增大
③  红细胞比容增大时,血流阻力增大
④  小动脉及微动脉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
⑤  以上都是
【单选题】 反映血管阻力的血流参数包括
①  血流速度峰谷比
②  搏动指数
③  收缩早期加速度
④  收缩早期加速时间
⑤  以上都是
【单选题】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描述,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  10%-20%进展到原位癌
②  80%-90%进展到原位癌
③  抗炎治疗病变消失
④  侵袭血管或胸膜
【单选题】 关于原位腺癌,正确的是()
①  影像学表现为纯GGN,HRCT比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密度稍高,大小不一,但大多数&le;2cm
②  如果病变增大或密度增高,提示可能进展为微浸润性癌
③  以上描述都正确
④  以上描述都不正确
【单选题】 关于浸润性腺癌
①  微浸润腺癌继续生长致肺泡塌陷,间质浸润,浸润的实变灶&gt;5mm或完全呈一个实性软组织结节
②  影像学表现为分叶状的实性结节,增强扫描可有强化,结节边缘部分出现血管征,可出现胸膜凹陷征,在结节周边出现棘状突起或细毛刺征
③  以上都正确
④  以上不正确
【单选题】 原位腺癌的病理
①  非粘液性常见
②  粘液性常见
③  非粘液性罕见
④  混合性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