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幼儿教师可以不研究儿童的身心特点,不需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来组织教学过程。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多选题】 赫尔巴特认为,儿童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要根据各阶段儿童身心特点进行教育。
①  婴儿期
②  幼儿期
③  童年期
④  少年期
⑤  青年期
【判断题】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中只要幼儿教师参与环境创设过程,不需要幼儿参与。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王守仁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关于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身心发展平稳
②  身心不成熟
③  对外界适应能力强
④  对疾病抵抗力强
【判断题】 学前教育教师不需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认为幼儿教师应当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是适宜的幼儿经验的提供者。这是哪种理论关于幼儿教师角色的观点?( )
①  A.成熟主义理论
②  B.精神分析理论
③  C.行为主义理论
④  D.建构主义理论
【判断题】 同学们不需要根据成人教育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小学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①  顺序性
②  不平衡性
③  阶段性
④  个别差异性
【单选题】 “指根据教育教学对象的特点运用语言,使教师的讲授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属于幼儿教师口语的()特征。
①  规范性
②  科学性
③  生动性
④  可接受性
【单选题】 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的特点
①  顺序性
②  个别差异性
③  不平衡性
④  阶段性
随机题目
【判断题】 6.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用于出租或增值目的的土地使用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的该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正确的会计处理
①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②  计入期初留存收益
③  计入营业外收入
④  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多选题】 下列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①  自用的土地使用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②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③  无形资产均应确定预计使用年限并分期摊销
④  用于建造厂房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应计入所建厂房的建造成本
【多选题】 下列关于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①  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应计提折旧
②  特定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现值应计入该资产的成本
③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化后续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
④  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应终止确认
【单选题】 2010年5月6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 000万元对B公司进行吸收合并,并于当日取得B公司净资产,当日B公司存货的公允价值为1 600万元,计税基础为1 000万元;其他应付款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计税基础为0,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计税基础一致。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 200万元。假定合并前A公司和B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两家公司,该项合并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合并条件,所得税税率为25%,则A公司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商誉分别为(  )万元。
①  0,800
②  150,825
③  150,800
④  25,775
【单选题】 ( )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根据税法的要求调整成应纳税所得额,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出应纳所得税额。
①  递延所得税费用
②  递延所得税资产
③  当期所得税费用
④  递延所得税负债
【单选题】 下列关于收入确认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  卖方仅仅为了到期收回货款而暂时保留商品的法定产权,相应的收入应予以确认
②  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
③  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
④  同一项销售的收入和成本应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成本不能计量,收入也不能确认
【单选题】 .下列各项资产和负债中,因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一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是( )。
①  计提职工工资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
②  购买国债确认的利息收入
③  因确认产品质量保证形成的预计负债
④  因违反税法规定应缴纳但尚未缴纳的罚款
【单选题】 在资产负债表日,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劳务收入根据( )确认。
①  完成合同法
②  完工百分比法
③  个别计价法
④  移动平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