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关于DRIs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如某个体的摄入量低于EAR,则可以肯定不能达到该个体需要量
个体摄入量经常低于RNI时,提示有必要用生化或临床检查来评价
个体摄入量达到或超过RNI, 认为没有摄入不足的危险 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显著高于RN
当个体的摄入量大于UL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增加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推荐摄入量RNI的主要用途:
①  群体膳食计划的依据
②  作为群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推荐值
③  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推荐值
④  评价群体该营养素摄入量是否充足
【单选题】 下列关于适宜摄入量(AI)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  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②  不仅可预防营养缺乏病,也纳入了减少某些疾病风险的概念
③  AI的准确性不如RNI
④  AI可能明显低于RNI
⑤  AI值一般超过EAR
【单选题】 适宜摄入量(AI)是指:
①  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②  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③  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的摄入量。
④  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单选题】 当营养素的摄入量达到下列什么水平后,若再继续增加就可能出现毒副作用?
①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②  适宜摄入量(AI)
③  平均需要量(EAR)
④  推荐摄入量(RNI)
【单选题】 各期CKD患者磷摄入量应低于( )
①  600mg/d
②  800mg/d
③  1000mg/d
④  1200mg/d
⑤  1500mg/d
【单选题】 当某种营养素的个体需要量研究资料不足,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 )来代替RNI
①  EAR
②  AI
③  UL
④  EAI
【单选题】 食盐摄入量每天不高于()g
①  3
②  5
③  8
④  10
⑤  12
【判断题】 膳食纤维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呈负相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腹膜透析病人蛋白摄入量()
①  0.3~0.5g/(kg·d)
②  0.6~0.8g/(kg·d)
③  0.8~1.0g/(kg·d)
④  1.2~1.5g/(kg·d)
⑤  1.5~2.0g/(kg·d)
【单选题】 最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推荐孕产妇DHA摄入量为
①  200mg/d
②  100mg/d
③  100ug/d
④  200ug/d
【单选题】 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量应在()
①  500mg以下
②  400mg以下
③  350mg以下
④  300mg以下
⑤  ?250mg以下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做到“四善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善于”的是
①  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
②  善于使人民群众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③  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④  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范结构的三要素说的是
①  结果
②  假设
③  处理
④  制裁
【单选题】 《井冈山土地法》规定:( )。
①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②  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③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
④  实行耕者有其田
【单选题】 1924至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①  三民主义
②  民主革命纲领
③  新三民主义
④  联合苏联
【单选题】 ( )打开了各种进步潮流的闸门。
①  辛亥革命
②  俄国十月革命
③  五四运动
④  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 中国最早撰文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
①  陈独秀 
②  李大钊
③  毛泽东
④  瞿秋白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
①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②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
③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
④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
【单选题】 1929年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 )召开,即古田会议。
①  井冈山
②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
③  广东海丰县赤山约
④  浙江嘉兴南湖
【单选题】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为了打击台湾当局和美国的嚣张气焰,中共中央作出了( )的决定。
①  炮击台湾
②  炮击金门
③  发动厦门战役
④  佯攻鼓浪屿
【单选题】 1964年10月6日,中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
①  原子弹
②  氢弹 
③  导弹
④  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