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生酮饮食的特点为:
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而控制蛋白质含量
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而控制脂肪含量
膳食脂肪与膳食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为1:4或1:3
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低而蛋白质含量适中、脂肪含量高
高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高脂肪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供热比为:4:9:4。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碳水化合物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哪种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
①  玉米
②  燕麦
③  小麦
④  稻米
⑤  大豆
【单选题】 人体能量的食物来源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在总能量供给中恰当比例
①  碳水化合物占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20%
②  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
③  碳水化合物占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
④  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10%~15%,蛋白质占20%~30%
【单选题】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约消耗其本身产生能量的( )。
①  4%、6%、30%
②  6%、4%、30%
③  6%、30%、4%
④  4%、30%、6%
⑤  10%、6%、30%
【单选题】 人体能量的食物来源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在总能量供给中的恰当比例
①  碳水化合物占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20%
②  碳水化合物占45%~60%,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
③  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
④  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10%~15%,蛋白质占20%~30%
【单选题】 一般混合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率分别为多少
①  90%、95%、92%
②  98%、95%、92%
③  92%、95%、90%
④  95%、92%、90%
【单选题】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分别消耗其本身产能量的多少
①  5%~6%、4%~5%、30%
②  4%~5%、5%~6%、30%
③  4%~5%、30% 、5%~6%
④  5%~6%、10%~20%、30%
【单选题】 人类除了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获取能量外,还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①  矿物质
②  维生素
③  植物化合物
④  乙醇
【单选题】 人类除了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获取能量外,还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①  矿物质
②  维生素
③  植物化合物
④  乙醇
【单选题】 单位重量的( )所能提供的能量要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更多。
①  维生素
②  脂肪
③  膳食纤维
④  矿物质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成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或课件,而是一个教学设计单元包我们称之为“包件”。在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学设计单元包是为实现( )
①  学科单元教学目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的一套相关互联的课程单元教学规划
②  学科单元教学目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的一套支持材料
③  学科单元教学目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的一套相关互联的课程单元教学规划和支持材料
④  特定学科单元教学目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的一套相关互联的课程单元教学规划和支持材料
【单选题】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之间利用网络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构成了( )三维互动形式。
①  教师 —— 计算机 —— 学生
②  学生 —— 计算机 —— 学生
③  教师 —— 计算机 —— 教师
④  计算机 —— 学生 —— 计算机
【单选题】 磁带可达到( )视频分辨率
①  1920*1080P
②  1280*720a
③  640*480
④  352*288
【单选题】 媒体用于存储并传递以教学或学习为目的的信息时,称为( )
①  教学软件
②  教学媒体
③  听觉媒体
④  印刷媒体
【单选题】 校园网属于( )
①  互联网
②  局域网
③  广域网
④  城域网
【单选题】 输入接口通常在面板前面的是()
①  3.5mm双声道插孔
②  6.3mm话筒插孔或卡农头
③  梅花型双声道插孔
④  5.1声道接口
【单选题】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中最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①  谈话法
②  讲授法
③  发现法
④  练习法
【单选题】 ( )的培养和激发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①  学习动机
②  行为习惯
③  学科知识
④  解决问题能力
【判断题】 教学评价的本质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的“领会 ”是指( )
①  对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
②  把复杂的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所表达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
③  掌握学习材料的意义,能够转化、解释学习材料
④  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