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企业购入债券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权投资,该债券的初始入账金额应为(  )。
债券面值
债券面值加相关交易费用
债券公允价值
债券公允价值加相关交易费用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债券的发行价格应该与债券面值一致
① 
② 
【判断题】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权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金额,支付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某公司按面值等价发行期限为5年的债券,债券面值为(Bo)1000万元,票面利率为(i)12%,发行费用率(f)为3%,所得税率(T)为33%,则债券自己成本为
①  12.37%
②  16.45%
③  8.29%
④  8.04%
【单选题】 发行时按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到期按面值偿还,不再另外支付利息的债券是( )。A、贴现债券 B、零息债券 C、附息债券 D、单利债券
①  贴现债券
②  零息债券
③  附息债券
④  单利债券
【判断题】 零息债券,即贴现债券,指债券发行价格远远低于面值,到期时按面值偿还的债券。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 )是发行债券企业在债券存续期间内对债券利息费用的一种调整。
①  债券溢价
②  债券折价
③  债券溢价和债券折价
④  债券面值
【单选题】 市场利率和债券期限对债券价值都有较大的影响。下列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  市场利率上升会导致债券价值下降
②  长期债券的价值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小于短期债券
③  债券期限越短,债券票面利率对债券价值的影响越小
④  债券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不同时,债券面值与债券价值存在差异
【单选题】 应付债券的( )是发行债券企业在以后期间计算各期债券利息费用的依据。
①  面值
②  账面价值或摊余成本
③  利息调整
④  应计利息
【多选题】 应付债券摊余成本计算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
①  初始成本
②  债券面值
③  累计摊销的折价
④  累计摊销的溢价
⑤  已提前偿还的债券本金
【单选题】 被评估债券为/span2010年上市发行,面值100元,年利率8%,3年期。2012年评估时,债券市场上同种同期债券,面值100元的交易价为110元,该债券的评估值最接近于( )。
①  120元
②  116元
③  100元
④  110元
随机题目
【单选题】 (  ),是指在一项交易中作为整体通过出售或其他方式一并处置的一组资产,以及在该交易中转让的与这些资产直接相关的负债。
①  处置组
②  资产组
③  负债组
④  递延所得税
【单选题】 采用(  )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3 号——投资性房地产》。
①  现值
②  重置成本
③  历史成本
④  公允价值
【单选题】 企业将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  )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应当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计量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中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①  首次
②  第二次
③  第三次
④  第四次
【单选题】 如果部分满足而部分不满足,将满足的部分继续作为持有待售,不满足的部分转回为原来的(  )。
①  非流动资产
②  流动资产
③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④  交易性金融资产
【单选题】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区别于其他资产单独列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按照(  )列报。
①  非流动资产项目
②  流动资产项目
③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
④  持有待售资产项目
【单选题】 企业将非流动资产重分类为持有待售之后,企业的流动资产增加,非流动资产减少,流动比率增加,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短期偿债能力增强,对企业取得银行贷款等融资有好处,这是对(  )的影响。
①  变现能力
②  企业所得税
③  融资能力
④  增值税
【单选题】 企业将非流动资产重分类为持有待售之后,由于分类为持有待售后不再计提折旧或摊销,所以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所得税负担。这是对(  )的影响。
①  变现能力
②  融资能力
③  企业所得税
④  增值税
【单选题】 (  ),强调终止的是经营业务,而不是终止某项资产。
①  中止经营
②  终止经营
③  暂停经营
④  中断经营
【单选题】 (  ),强调的是出售,而不是终止,而且出售的对象是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而不是业务。
①  持有待售
②  终止经营
③  暂停经营
④  中止经营
【单选题】 不符合终止经营定义的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其减值损失和转回金额及处置损益应当作为(  )列报。
①  持续经营损益
②  终止经营损益
③  暂停经营损益
④  投资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