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建立是依据哪种破坏形态建立的( )。
适筋破坏
少筋破坏
超筋破坏
界限破坏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建立是依据哪种破坏形态建立的()。
①  超筋破坏
②  适筋破坏
③  界限破坏
④  少筋破坏
【单选题】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建立是依据哪种破坏形态建立的
①  少筋破坏
②  适筋破坏
③  超筋破坏
④  界限破坏
【单选题】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破坏的()。
①  第Ⅰ阶段末的应力状态
②  第Ⅱ阶段的应力状态
③  第Ⅱ阶段末的应力状态
④  第Ⅲ阶段末的应力状态
【单选题】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是依据( )破坏形态建立的。
①  斜压破坏
②  剪压破坏
③  弯曲破坏
④  斜拉破坏
【单选题】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是依据( )破坏形态建立的
①  斜压破坏
②  剪压破坏
③  斜拉破坏
④  弯曲破坏
【单选题】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建立是依据( )形态建立的。
①  界限破坏
②  适筋破坏
③  少筋破坏
④  超筋破坏
【判断题】 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的确定依据是平截面假定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在受弯构件适筋梁破坏中,受拉钢筋刚屈服时梁的承载力( )。
①  达到最大承载力
②  接近最大承载力
③  离最大承载力较远
④  承载力开始下降
【判断题】 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bx的确定依据是平截面假定。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正截面破坏中适筋破坏呈弹性性质。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对他汀相关肌病的临床处理意见描述错误的是
①  即使仅有血肌酸激酶(CK)升高而不伴有肌痛或肌无力等其他肌损伤证据,也应考虑是他汀所致损伤;而出现肌无力或肌痛时,若CK正常可排除他汀诱发了肌损伤
②  建议在开始他汀治疗前检测CK,治疗期间定期监测
③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出现肌肉不适或无力症状以及排褐色尿时,应及时监测CK
④  如果发生或高度怀疑肌炎,应立即停用他汀
【单选题】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①  他汀可导致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升高
②  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的益处大于血糖等风险的增加
③  他汀引发的2型糖尿病似乎是一种药物类效应
④  绝大多数与药物效能或个别他汀类药物相关
【单选题】 按照2019年ESC血脂指南,下列患者不属于极高危的是
①  ASCVD
②  1型糖尿病20年以上
③  肌酐清除率>30ml/min/1.73m2
④  FH伴ASCVD或其他危险因素者
【单选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  运动平板仍为首选
②  冠脉CT列入II级推荐
③  强调功能评价,FFR地位提高
④  对于临床可能性高、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少量运动即可诱发典型心绞痛且临床评估高危的患者,推荐使用侵入性冠脉造影明确CAD诊断。对于病变程度较重的患者(除非狭窄程度>90%),血运重建前必须使用侵入性功能检测评价狭窄程度
【单选题】 2018年中国稳定冠心病新指南提出,稳定冠心病不包括
①  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
②  缺血性心肌病
③  急性冠脉综合征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
④  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及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心绞痛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I类推荐的是
①  对于有症状且临床评估不能除外阻塞性CAD的患者而言,推荐使用非侵入性心肌缺血功能成像或冠脉CTA
②  建议根据CAD的临床可能性和病人本身条件、当地医疗水平及可获得的检测手段等因素选择初始非侵入性诊断试验
③  若冠脉CTA无法明确诊断或无法确定功能状态,推荐使用心肌缺血功能成像检测
④  不推荐将冠脉CTA应用于弥漫钙化病变、心律不齐、肥胖、不能屏气或存在其它影响成像质量因素的患者中
【单选题】 下列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①  CHA2DS2-VASc评分≥2分的男性和≥3分的女性房颤患者推荐长期OAC治疗
②  既往心梗史及缺血事件高复发风险且非高出血风险的房颤患者可考虑在长期OAC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75-100mg/d
③  机械瓣植入术后及二尖瓣中重度狭窄的患者,推荐NOAC优于VKA
④  CHA2DS2-VASc评分1分的男性和2分的女性房颤患者应考虑长期OAC治疗
【单选题】 中等强度他汀平均LDL-c的降幅约为
①  10%
②  20%
③  30%
④  40%
⑤  50%
【单选题】 调脂治疗的首要靶目标是
①  TC
②  TG
③  HDL-c
④  LDL-c
⑤  LP(a)
【单选题】 ASCVD极高危患者LDL-c的目标值为
①  <1.4mmol/L
②  <1.8mmol/L
③  <2.0mmol/L
④  <2.6mmol/L
⑤  <3.4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