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2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25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第五章知识点13绑扎搭接)
①  与钢筋级别无关
②  钢筋级别越高,搭接长度应越长
③  钢筋级别越高,搭接长度可减短
④  与钢筋直径无关
【单选题】 22号钢丝只用于绑扎直径()以下的钢筋。
①  13mm
②  14mm
③  12mm
④  11mm
【多选题】 直径大于40mm钢筋的切断方法应采用( )。
①  锯床锯断
②  手动剪切器切断
③  氧-乙炔焰割切
④  钢筋剪切机切断
⑤  电弧割切
【单选题】 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采用HRB400级,纵向受拉钢筋为 3根直径18mm,截面尺寸bxh=200mmx500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该梁承受最大弯矩设计值M=100 kN*m 。试复核梁是否安全。
①  安全
②  不安全
【单选题】 当不同直径钢筋采用气压焊接时,两钢筋直径差不得大于:( )
①  3mm
②  5mm
③  7mm
④  9mm
【单选题】 对钢筋电渣压力焊的接头进行外观检查时,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 倍,且不得大于 mm。( )
①  0.1 ,2
②  0.1 ,4
③  0.2 ,2
④  0.2 ,4
【判断题】 当纵向受拉钢筋的面积相等时,选择较细直径的变形钢筋可减少裂缝宽度(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 b×h= 250×500mm ,采用 C30砼, HRB335 级纵向受力钢筋,承受弯距设计值 M=200kN. m 的作用,已在受拉区配置有 4 根直径 22mm 的钢筋(As=1520mm2 ) ,试验算截面安全与否。
①  安全
②  不安全
【单选题】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当梁高h≥300mm时,其直径不应小于( ) 。
①  10mm
②  8mm
③  12mm
④  6mm.
【单选题】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当梁高h≥300mm时其直径不应小于( )。
①  10mm
②  8mm
③  12mm
④  6mm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①  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②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③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④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单选题】 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①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②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③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④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多选题】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
①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  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③  决定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
④  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
【多选题】 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包括:()
①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②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③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④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多选题】 共产主义社会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
①  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②  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③  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④  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多选题】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是长期的和艰巨的,是因为()
①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②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③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④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多选题】 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
①  共产主义渺茫论
②  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
③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④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单选题】 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
①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  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④  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单选题】 “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①  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②  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③  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④  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单选题】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①  《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②  《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③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④  《资本论》中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