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据宪法和法律,下列( )表述是正确的?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行使民族立法权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有国家立法权的机关要深入推进()。
①  科学立法
②  自由立法
③  民主立法
④  依法立法
⑤  人民立法
【判断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工委内设立法规备案审查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备案审查职责提供服务保障。
①  2004年
②  2005年
③  2014年
④  2016年
【单选题】 ( )《中医药法(草案)》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则。
①  2003年
②  2007年
③  2008年
④  2012年
⑤  2013年
【多选题】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程序包括:
①  法律案的提出
②  法律案的审议
③  法律案的通过
④  法律公布
【多选题】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程序包括:
①  法律案的提出
②  法律案的审议
③  法律案的通过
④  法律公布
【单选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限是()。
①  改变或撤销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②  改变或撤销省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性法规
③  撤销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④  撤销国务院工作部门制定的规章
【多选题】 在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 )。
①  宪法
②  行政法规
③  基本法律
④  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单选题】 法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后,由谁签署
①  人大主席团
②  委员长
③  国务院总理
④  国家主席
【单选题】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行使的职权不包括( )。
①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
②  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③  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
④  撤销上一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随机题目
【单选题】 课程即目标这一观点认为( )是教育追求的方向和目的,也是评价的标准。
①  教学方针
②  教学计划
③  教学目标
④  教学过程
【单选题】 ( )我国幼儿园开始使用“课程”这一术语。
①  20世纪初
②  20世纪末
③  20世纪上半叶
④  20世纪50年代
【单选题】 “幼儿园课程即教育活动”这一观点认为( )是泛指为儿童设置的、并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的总和。
①  幼儿园科目
②  幼儿园活动
③  幼儿园课程
④  幼儿园教育
【单选题】 幼儿园课程即学习经验,这一观点出现在( )。
①  20世纪初
②  20世纪50年代末
③  20世纪80年代末
④  20世纪90年代末
【单选题】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不包括( )。
①  个体适宜性
②  整体性
③  实践性
④  经验性
【单选题】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不包括( )。
①  游戏性
②  基础性
③  广泛性
④  生活性
【单选题】 ( )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①  课程的价值问题
②  课程的实施问题
③  课程的经验问题
④  课程的发展问题
【单选题】 ( )是指作为客体的课程属性同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指课程在满足个体及社会需要中的有用性。
①  课程实施
②  课程价值
③  课程经验
④  课程发展
【单选题】 ( )是构成幼儿园课程的必要因素和组成部分。
①  幼儿园课程关键
②  幼儿园课程取向
③  幼儿园课程要素
④  幼儿园课程发展
【单选题】 家长报课外兴趣班的现象,从一定情况上反映了( )。
①  幼儿园的课程价值取向
②  家长的课程价值取向
③  社会的课程价值取向
④  家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