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并指出,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 )行列。
人力资源强国
人才大国
教育强国
学习强国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判断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
① 
② 
【单选题】 2019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我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最为关键。
①  提升教学设备
②  增加教师人数
③  提高学生质量
④  提高教育质量
【多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总体框架为()。
①  战略任务
②  总体思路
③  保障措施
④  战略背景
⑤  实施路径
【多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意义有()。
①  中国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整体赶超
②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里程碑
③  中国实现人力资源高质量开发的里程碑
④  中国实现教育强国的里程碑
⑤  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里程碑
【多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实现教育治理的()。
①  多元化
②  法治化
③  常态化
④  制度化
⑤  规范化
【判断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推进教育精准脱贫”
① 
② 
【多选题】 根据本课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总体框架为()。
①  战略背景
②  总体思路
③  战略任务
④  实施路径
⑤  保障措施
【多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18-2028)》要点解读中,两阶段目标的时间段为()。
①  2050-2065年
②  2020-2035年
③  2035-2050年
④  2020-2030年
⑤  2020年前
【判断题】 中国教育未来总体发展趋势是从基本现代化到整体现代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18-2028)》要点解读中,由联合国教科文提出的理念的是()。
①  面向人人
②  终身学习
③  因材施教
④  以德为先
⑤  全面发展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用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①  客观事实
②  价值判断
③  经济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
④  经济现象运动的内在逻辑
【判断题】 社会经济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和物质现代化的统一,现代化首先是物的现代化,而后才是人的现代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人的人性观认为,人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报酬。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社会人的人性观认为,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决定因素是经济报酬,而不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工具人的人性观认为,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与工具没多大区别,主张对劳动者实施皮鞭加大棒式的管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他出生时起,在家庭和社会影响中积累而成的。父母、老师、亲戚、朋友、大众传媒等都是形成价值观的来源。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①  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②  劳动者的收入
③  人力资本投资
④  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制度
⑤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
【多选题】 根据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的不同,我们可将劳动力市场分为( )。
①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
②  非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
③  需求约束型劳动力市场
④  资源约束性劳动力市场
【多选题】 根据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原则,我们把劳动力市场分为( )。
①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
②  非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
③  二元的劳动力市场
④  资源约束型劳动力市场
【多选题】 根据能力来划分,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资本划分为( )。
①  一般型人力资本
②  技能型人力资本
③  管理型人力资本
④  企业家型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