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肺的弹性回缩
呼吸肌舒缩运动
肺内压周期性变化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如需代学继续教育,联系微信:yizhituziang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在下列哪一呼吸时相中,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①  呼气初与呼气末
②  吸气初与呼气末
③  吸气末与呼气末
④  吸气初与呼气初
⑤  吸气初与吸气末
【单选题】 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①  呼气全程
②  吸气末和呼气末
③  呼气末和吸气初
④  吸气全程
⑤  呼吸全程
【单选题】 肺内气体交换的原动力是
①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②  大气压与胸内压之差
③  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④  呼吸肌的舒缩
⑤  肺泡弹性回缩力
【单选题】 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出现于
①  呼气时
②  呼气末
③  吸气时
④  吸气末
⑤  胸膜腔内压低于大气压
【单选题】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源于()
①  肺的舒缩运动
②  肺的弹性回缩
③  呼吸肌的舒缩运动
④  胸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⑤  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
【单选题】 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①  呼吸肌的舒缩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
②  气体分压差
③  肺内压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
④  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
⑤  胸膜腔内压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
【单选题】 肺通气的动力来自()
①  胸膜腔内压周期性变化
②  大气压和肺内压之间的压力差
③  肺的扩大和缩小
④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⑤  肺的弹性和收缩
【单选题】 平静呼吸时,下列时相中肺内压低于大气压的是()
①  吸气初
②  吸气末
③  呼气初
④  呼气末
⑤  停止呼吸时
【判断题】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各气体的分压差。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自
①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②  肺内压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
③  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
④  气体分压差
⑤  胸膜腔内压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着重培养幼儿( )的语言运用能力。
①  与他人交流
②  对话
③  总结性谈话
④  言语表达
【单选题】 儿童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充分表达个人的见解,这是属于( )活动的目标。
①  谈话
②  讲述
③  对话
④  文学作品学习
【单选题】 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相比较而言,它具有( )。
①  自发性
②  目的性
③  无计划性
④  随机性
【单选题】 教师运用隐性示范引导幼儿充分的听说表达,这主要贯彻( )。
①  随机教育的原则
②  自由与规范相结合的原则
③  直接与间接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④  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单选题】 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用口头语言讲述出来的是( )。
①  议论性讲述
②  说明性讲述
③  描述性讲述
④  叙事性讲述
【单选题】 下面不属于按讲述内容分类的是( )。
①  叙事性讲述
②  看图讲述
③  说明性讲述
④  描述性讲述
【单选题】 幼儿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性质、特征具体描述出来是( )。
①  说明性讲述
②  描述性讲述
③  叙事性讲述
④  议论性讲述
【单选题】 ( )是幼儿运用绘画工具,根据自己的意愿画出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画面内容,然后将图画内容清楚、完整的讲述出来。
①  看图讲述
②  拼图讲述
③  排图讲述
④  绘图讲述
【单选题】 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需要使用G-CSF的指征为()。
①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409/1586408980792681.png" data-latex="WBC0.3\times {10}^{9}/L"/>
②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409/1586408980958257.png" data-latex="WBC0.5\times {10}^{9}/L"/>
③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409/1586408980748148.png" data-latex="WBC1.5\times {10}^{9}/L"/>
④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409/1586408980915317.png" data-latex="WBC2.0\times {10}^{9}/L"/>
⑤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409/1586408980925185.png" data-latex="WBC1.0\times {10}^{9}/L"/>
【单选题】 幼儿语言讲述活动的第一个步骤是( )。
①  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②  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③  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
④  引进新的讲述经验